电视资讯浙里有话说|聚焦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一)

浙里有话说|聚焦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一)

本期,我们关注浙产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该剧正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热播,这是一部编导均来自浙江、取景地在秀山丽水的浙产剧。

我们将陆续推出该剧评论



一直以来,浙江的影视文学创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及时贴身跟进。新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春风又绿江南岸》就及时展示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提升以及基层组织机构执政素质的深度思考。

该剧主旨直指中国当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尤其是新时代党中央的新的重要的思想认识与行动纲领。作品聚焦2005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江南镇,讲述了县委书记严东雷响应省委号召改革创新,推动基层领导班子提升自身执政能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动故事。剧名借用宋代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统括了作品的主旨,“春风”是剧情中江南县生态环境改造的规划,更是对生态环境和执政理念的的美好愿景,“江南”在剧中是一个守着青山绿水却又经济欠发达的县城。“春风”又绿江南,开宗明义,表达的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以及改善,让地方经济振兴、重生、富裕,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品开门见山,直面江南生态环境问题,揭示积重难返的现实困境。画面中的自然景色山明水秀影调清明,极具江南风光的韵味,但在怡人的景色下面却暗藏负面的重重危机。开片伊始,就是一场我们熟悉的上级突击检查、下属机关试图蒙混过关的“戏码”,立即把作品的核心冲突摆在了明面上,主人公严东雷也身处职场和官场斗争的“风口浪尖”。

该剧戏剧性地让因为根据事实说真话而捅“娄子”的环保局副局长担任环保工作遭遇“一票否决”的江南县县委副书记。这是一个有着鲜明象征意义的构思。相比较曾经的文艺作品中塑造的大刀阔斧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层干部形象而言,让一个更具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干部主持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其更深层次和更为丰富的内涵。剧情据此在“用什么模式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和“用什么理念进行地方基层的执政”两条脉络上展开,其实这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所以,看似作品的矛盾冲突并由此推进剧情发展的模式和桥段有点“似曾相识”:总是局部与大局之间的冲突,总是眼前与将来之间的定夺,总是攫取与奉献之间的抉择,但其内涵和属性已经发生了深刻而本质的变化,作品的认知与呈现有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野。

该剧用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从容不迫的稳健节奏,娓娓道来,塑造了塑造了严东雷这样的基层干部形象,他们有着坚韧的工作意志和如火的工作热情以及赤诚的家国情怀,光明磊落,实事求是,有知识,有智慧,有才干,有人格。作品不仅展示了严东雷如何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也塑造了地方区域内上上下下各色人等的群像,十分生动,现实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剧情有对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和后果的直观揭示,也有对基层干部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思想感情的剖析展示,直面执政管理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诸如“一刀切”“层层加码”的僵化教条的工作方法,涉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各种经济行为以及执政策略措施,大胆犀利,独具锋芒,直击人心,这也是该剧在内容上的一大亮点。显然,创作者对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是十分熟悉,并恰如其分地融入作品的故事情节中。作品既有高屋建瓴的政论风格,也有细致入微的感人细节,王华县长以及家人的形象塑造催人泪下。现实主义的真实感给了作品以应有的艺术力量。

作品“着笔小人物,着眼大时代”的创作手法,力求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绿色发展?怎样才能走好绿色发展道路?作品用故事情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实基础;关键是转变,是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转变的前提既定,那么何去何从的选择便成为关键,《春风又绿江南岸》用一个生动的现实主义故事作了生动的接地气的诠释:春风江南,只此青绿。以生态文明和生态建设推进和保障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理念的选择,道路的选择,价值观的选择,政绩观的选择,更是中国未来的选择。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伟大事业。全片透露出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愫。

电视连续剧《春风又绿江南岸》再次印证了浙江影视文学创作与浙江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也是浙江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自觉,因此也更显示出该作品题材的现实主义重量。

作者:张子帆,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APP
我的